迟明杰简介
姓名:迟明杰
性别:男
出生日期: 1978年2月
现任职称(职务):副研究员
电话/传真:
E-mail:cmj230@163.com
研究方向及领域: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专业,涉及岩土力学特性及其细观物理机制、岩土体动力特性、场地地震反应、地震地质灾害、人体地震反应等多个领域。
工作经历:
2010年12月-今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8年7月2010年11月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社会兼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外导师
广西科学院遥感院客座研究员
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近岸与离岸工程灾害环境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
2003年9月~2008年7月,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000年9月~2003年7月,河南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工学硕士
1996年9月~2000年7月,河南理工大学,土建学院,矿井建设专业,工学学士
近五年承担课题及经费情况:
[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场景仿真地震体验关键技术研究”(2019YFC1509403)之专题“不同地震情景下人体行为监测及特征研究 ”,2020/1-2022/12,专题负责人;
[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海域地震动传播规律及场地影响模型研究”(2017YFC1500403)之专题“海域区划场地地震动调整方法研究”,2017/1-2021/6,专题负责人;
[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震源-坝址地震动与高坝强震破损机制研究”(51639006),协作专题“强震库区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2017/1-2021/12,专题负责人;
[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海域软土孔压和残余应变模型试验的饱和土场地时域积分方法研究”(51878625)合作研究任务“海域软土孔压和残余应变模型的试验研究”,2019.1-2022.12,任务负责人;
[05]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重大研究计划之专项“基于ShakeMap结果的地震诱发山区滑坡分布快速评估技术研究”(DQJB15C07),2015/12-2017/11,负责人。
奖励和荣誉:
科技部 “工程抗震减灾设计地震动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2018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获三等奖,排名第4
研究成果:
本人及指导的研究生主要在岩土工程、地震工程以及地震地质灾害等领域系统的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
1. 砂土变形及强度细观机理理论体系及本构模型的研究:系统的建立了砂土强度及变形特性的细观物理模型,并采用相应的细观物理机制揭示了中主应力对砂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应力路径对变形的影响规律以及加卸载体缩现象等一系列规律和现象。在此基础上针对砂土的剪胀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本构模型,并对剑桥模型、边界面模型进行了修正。
2. 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体系:从地震现场灾害调查及研究、基于强震动记录的局部场地效应研究、基于数值模拟的局部场地效应研究、地震动场地效应影响在工程中的应用(场地类别划分研究)四个方面系统的开展了地震动场地效应的相关研究工作。
3. 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技术体系:针对震后应急阶段灾情判断及应急响应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技术体系。
多次参加了中国地震局组织的应急阶段地震灾害调查任务、科考任务以及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地震灾害现场调研任务。
代表性学术论著:
[01] 迟明杰,李小军,陈学良,马笙杰. 场地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地震学报,2021,v.43(06):802-819.
[02] 迟明杰,李小军,陈波,张涛.盈江“5.24”和“5.30”地震中吾排小学二层框架结构破坏分析.震灾防御技术,2014,9(4):748-758.
[03] 迟明杰,李小军,陈波,等.2014年“524”、“530”盈江地震中地形及土层条件对房屋震害影响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5,02:94-102..
[04] 迟明杰,李小军,周正华,赵纪生,周国良. 中主应力对砂土强度影响的细观机制研究. 岩土力学,2010,31(12):3751-3757.
[05] 迟明杰,李小军,赵成刚,唐晖,赵雷. 应力路径对砂土变形特性影响的细观机制研究. 岩土力学,2010,31(10):3081-3086.
[06] 迟明杰,李小军,赵成刚,周正华,赵纪生. 砂土卸载体缩细观机理研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Z1:181-188.
[07] 迟明杰,赵成刚,李小军. 砂土剪胀机理的研究. 土木工程学报,2009,42(3):99-104.
[08] 迟明杰,赵成刚,李小军. 剪胀性砂土本构模型的研究. 岩土力学,2008,29(11):2939-2944.
[09] 迟明杰,赵成刚. 基于剑桥模型的砂土剪胀模型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32(1):49-53.
[10] 迟明杰,赵成刚,李小军. 剪胀性砂土边界面模型的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2008,16(3):415-421.
[11] 迟明杰,赵成刚. 岩溶区隧道爆破开挖地震危害控制的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9):68-71.
[12] 陈永新,迟明杰,李小军. 地表岩土层对地震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地震工程学报,2015,03:743-747.
[13] 陈永新,迟明杰,李小军. 基于强震动记录确定的场地卓越周期. 地震学报,2016,01:138-145+158..
[14] 李鑫,迟明杰,李小军.基于简化纽马克位移模型的地震滑坡岩土体强度参数研究[J].地震学报,2018,40(06):820-830+832.
[15] 马笙杰,迟明杰,陈红娟,陈 苏. 黏弹性人工边界在ABAQUS中的实现及地震动输入方法的比较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 39(7): 1445-1457.
[16] 李敏,陈永新,迟明杰,李小军. 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不确定性对核电厂抗震裕度影响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4,v.34(S1):87-92.
会议论文:
迟明杰,赵成刚,李小军. 基于热力学的砂土剪胀模型的研究. 第一届全国岩土本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8,北京,11月5-7日
软件著作权:
1. 二维黏弹性边界和等效节点力施加程序软件[VBEA],2020.07,登记号:2020SR0846545
2. 基于ShakeMap的潜在滑坡区评估软件(专家版)V1.0,2017.11,登记号:2017SR626425
参编规范:
DB/T 17-2018,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 强震动台站[S].
会议特邀学术报告:
[1]迟明杰,基于强震记录对不同土层条件下场地非线性反应的研究,第一届土动力学与特殊土力学新进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哈尔滨,2015年7月24-27日
[2]迟明杰,场地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地震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大会,中国,重庆,2020年10月15-18日
指导的研究生及其毕业论文:
[1]陈永新. 基于KiK-net强震动记录对不同土层条件下场地非线性反应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5.
[2]李鑫. 基于汶川地震资料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技术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8.
[3]马笙杰. 凸起地形与上覆土层对强地震动特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