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4月,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71年划归国家地震局,1978年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地球所秉承着“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为国家长远需要早做准备”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地震孕育发生规律与致灾机理的基础研究及新方法、新技术在地震和非天然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开展地震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促进地震科技进步,支撑国家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近年来,以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科技条件平台先进、人才队伍充满活力、运行机制良性高效的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学术影响的科研机构和国家地震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地球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先后入选百千万工程人选8人,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3人。地球所是首批国务院批准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具有“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有权受理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2016年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有导师82人,其中博士导师42人,目前在学研究生180余名。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中国委员会、亚洲地震委员会(ASC)等国际学术组织秘书处设在研究所内。研究所有多位专家先后在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亚洲地震委员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秘书长等重要职位。下属的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是科技部挂牌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近年来,地球所负责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牵头实施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项目、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等多个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开展了大陆与海域地壳精细结构探查与成像、区域尺度介质变化主动源监测技术、区域地震走时表编制与地震精确定位和中国地磁参考场等多方面重点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震源参数快速测定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方法与技术、核电厂地震安全问题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具有国内外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为国家数百项重要建设工程提供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渤海油田海洋平台工程、长江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牵头编制完成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震级的规定》等多项国家标准并已颁布实施。撰写出版的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对地球物理科学研究和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地震》(李善邦,1981)、《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曾融生,1984)、《地震工程学》(胡聿贤,2006)、《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胡聿贤,2010)、《震源理论基础》(陈运泰,2023)等均为专业领域的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