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85年自我国开始实行博士后制度以来,首批获得批准的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设站学科为地球物理学,涵盖了固体地球物理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震源物理学、地球内部物理及地球动力学、地震预测研究、工程地震、地震工程、灾害评估及防灾对策和地震观测与信息技术等。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部坐落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集中区,成立于1950年,原隶属中国科学院,1978年划归中国地震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科研院所、国家地球物理基础研究与防震减灾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研究所有9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专家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位专家荣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55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位专家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5位青年专家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290人,其中两院院士5人,研究员37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05人。拥有博士生导师25人,同时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荣誉教授和客座研究员。


  研究所主要面向我国防震减灾、国防建设和地学科技前沿,开展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震监测预报、工程地震学和地震社会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地震的成因、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地震的观测技术与预测方法,地球的内部结构、动力与演化,震源物理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主动探测技术与地球物理实验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和实验技术,地震烈度区划、工程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安全性评价、城市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地震仪器研制生产与台网建设,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标准化、地震保险,地电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取得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目前研究所承担有科技部基础性公益性项目、中央级科研院所社会公益性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科技部以及中国地震局行业专项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研究所具有先进的观测和实验设备,建有震源物理实验室、标准低频震动计量实验室、地震电磁关系模拟和岩石磁学实验室、以及零磁空间实验室等多个开放实验室。同时是我国馆藏地球物理图书及资料最丰富的单位,藏有自1869年以来的地磁、地球物理资料和专业书刊达20余万册。


  研究所十分重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经常性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并积极为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创造条件,并可协助在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十几年来,研究所先后有几十名优秀的博士进入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在站期间为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为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出站后均迅速成为各单位优秀的技术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部分留所工作的博士后人员已成为我所科研工作中成为中流砥柱,有的已经担任了研究所主要的领导职务。


  研究所还建有5000多平方米的博士后和研究生公寓,可为每个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两室一厅的良好的住房条件。研究所力争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提供活跃的学术氛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便捷的生活条件。 


  网    址:http://www.cea-igp.ac.cn

  联系电话:86-010-68415364、68729393

  传    真:86-010-68729393  

  E-mail:  rczyb@cea-igp.ac.cn   yanzhaoban@cea-igp.ac.cn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人才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