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研究生教育

尹凤玲简介

姓名:尹凤玲
性别:女
出生日期: 1984726
现任职称(职务):副研究员

电话/传真:010-68729469
E-mail: yinfengling@cea-igp.ac.cn


研究方向及领域:地球动力学专业,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危险性数值模拟

工作经历:

20194-20203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
20161-20162日本统计数理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91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47-20191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2021~


教育背景:
2004~2008  中国海洋大学,学士
2008~2014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


近五年承担课题及经费情况:

[01]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2022年度项目专题《地震可预测性检验平台和中国短临预测能力评估》(编号:DQJB22Z01-10),2022/03-2023/02,负责人;

[02]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红河断裂带应力演化与地震活动的数值模拟及强震危险性分析》(编号:41804094),2019/01-2021/12,负责人;

[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断层带行为监测的地球物理成像与地震物理过程研究》专题《震例总结与年尺度强震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编号:2018YFC1503405-01),2018/12-2021/12,负责人;

[04]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巴经济走廊自然灾害综合调查与评估》专题《数据资料汇编和数据库建设》(编号:2018FY100504),2019/01-2021/12,负责人;

[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与地震数值预测探索》(编号:U1839207),2019/01-2022/12,主要参加人。

 

奖励和荣誉

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1/42021年)

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5/62018年)

 

代表性学术论著

[01] 姜丛, 蒋长胜*, 尹凤玲*, 张延保, 毕金孟, 龙锋, 司政亚, 尹欣欣. 2021. 基于数据驱动的时间序列b值计算新方法 (TbDD): 2021 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序列为例. 地球物理学报, 64(9), 3126-3134.

[02] Yin Fengling*, Jiang Changsheng*, Jia Ke, Han Libo, Zhang Huai. 2019. A study on seismicity in the Yunnan region by us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stress release model.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289:115-122.

[03] 尹凤玲, 韩立波, 蒋长胜, 石耀霖. 2018. 2017年米林6.9级地震与1950年察隅8.6级地震的关系及两次地震对周边活动断层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61(8): 3185-3197. doi: 10.6038/cjg2018L0761.

[04] 尹凤玲, 蒋长胜, 韩立波, 张怀, 张贝. 2018. 红河断裂带库仑应力演化及未来地震危险性估计. 地球物理学报,611):183-198, doi: 10.6038/cjg2018L0369.

[05] 尹凤玲,蒋长胜,姜丛. 2021. 年尺度地震预测模型的国际研究现状.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 52(1):54-60. Doi: 10.16738/j.dqyxx.2020-002.

[06] 尹凤玲,蒋长胜,韩立波. 2017. 1833年嵩明8.0级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8(3):67-75, doi: 10.3969/j.issn.1003-3246. 2017. 03. 012.

[07] 尹凤玲,蒋长胜, 韩立波. 2017. 1833年嵩明8.0级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38(3):67-75.                           

[08] 尹凤玲, 张怀, 石耀霖. 2015. 华北地区水位下降是否会减缓气温上升浅部地温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58(10):3649-3659.

[09] 尹凤玲, 张怀, 石耀霖. 2014. 利用气象台站浅层地温资料计算地温梯度的讨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31(6):776-782.

[10] Fu Z, Jiang C S, Yin F L, Zhang L, Shen X Y, Fang L H, Li C L, Zhang X, Xu L S. 2021.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18 May 2020 MS5.0 Qiaojia Earthquake, Yunnan, China. 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s.

[11] Zhang X, Feng W P, Li D H, Yin F L, Yi L. 2021. Diverse rupture processes of the 2014 Kangding, China, earthquake doublet (Mw6.0 and 5.7) and driving mechanisms of aftershocks. Tectonophysics, 229118.

[12] Jiang C S, Han L B, Long F, Lai G J, Yin F L, Bi J M, Si Z Y. 2021.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b values revealed by a data-driven approach for the 17 June 2019 MS6.0 Changning earthquake sequence, Sichuan, China.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21(7), 2233-2244.

[13] 刘善琪, 尹凤玲, 朱伯靖, 李永兵, 石耀霖. 2015. 冷泉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58(5):1731-1741.

[14] 蒋长胜, 吴忠良, 尹凤玲, 郭路杰, 毕金孟, 王亚文. 2015. 余震的序列参数稳定性和余震短期发生率预测效能的连续评估——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为例. 地球物理学报, 58(11):4163-4173.

[15] 瞿武林, 张贝, 黄禄渊, 尹凤玲, 张怀, 石耀霖. 2016. 2004年苏门答腊地震的几个断层滑动模型的全球同震位移对比. 地球物理学报, 59(8):2843-2858.

 

研究生培养:
硕士研究生毕业1人(副导师1人),博士研究生在读1人(副导师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