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简历
姓名:陈波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7年2月
现任职务(职称):科技发展部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电话:010-68729367
E-Mail: chenbo@cea-igp.ac.cn
研究方向及领域:
地震工程学与城市减灾理论与技术:强地震动输入、地震灾害情景构建与风险分析、人工智能方法及应用。
教育背景:
2008/09 - 2013/07,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固体地球物理学(地震工程方向),博士
2004/09 - 2008/06,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7/10-至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发展部
2013/07 – 2017/1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现强震动地震学研究室),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目前承担课题及经费情况: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物联网的准实时地震灾情感知与决策支持系统研发,2019YFC1509402,2020.01 -2022.12(主持,课题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海域地震区划研究-海域地震区划规程编制,2017YFC1500405-08,2018.01-2020.12(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考虑地震环境及其目标谱不确定性的实际地震动选择和调整方法研究,51508527,2016.01 -2018.12(主持)
[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典型群体建筑脆弱性模型及县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价模型研究,2015BAK18B01-01,2015.01-2017.12(主持)
[5] 院所长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专题,川南工业开采区的地震活动性及其灾害风险分析研究-工业开采区地震灾害实时监测,DQJB19A0132,2019.07 -2021.12(主持)
[6] 院所长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于公里格网的建筑物震害分布及直接经济损失快速自动估算,DQJB15C05,2015.12- 2017.11(主持)
[7] 院所长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专题,强震危险区大城市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大城市群体建筑地震破坏过程数值模拟及可视化,DQJB14C01,2014.11 -2016.12(主持)
[8] 院所长基金一般专项,考虑目标谱不确定性的地震动记录优化选择和调整方法研究,DQJB13B01,2013.11-2014.11(主持)
[9] 院所长基金一般专项,基于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实用化研发及其应用推广,DQJB17B04,2017.01-2017.12(主持)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的灾情准实时估计方法,2013/01-2017/12,51378477(参加)
[11]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小波方法的近断层方向性脉冲和滑冲脉冲特性研究,2013/01-2015/12,51208476(参加)
代表性科研论文成果:
[1] 陈波,王芳,肖本夫.“情景-应对”型理论体系的发展及其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震灾防御技术,2021,16(04):605-616.
[2] Chen B, Wen Z, Wang F. An Improved Seismic Intensity Measure of Inelastic Spectral Acceleration Based on MPA to Reduce the Dispersion in ID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8, 16(1): 57-65. .(SCI收录)
[3] 牛志辉,陈波*,卜春尧.基于L1正则化逻辑回归模型的速度大脉冲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震工程学报,2022,44(02):306-320.DOI:10.20000/j.1000-0844.20210222003.
[4] 牛志辉,陈波*,卜春尧.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速度大脉冲识别方法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21,16(03):485-491.
[5] Hu X, Wang X, Chen B, et al. Improved Resolution and Cost Performance of Low-Cost MEMS Seismic Sensor through Parallel Acquisition[J]. Sensors, 2021,21(23):7970.DOI:10.3390/s21237970.(SCI收录)
[6] 陈波,徐超,温增平. 地震动记录调整中反应谱控制周期及有效性分析[J]. 工程力学, 2015, S1: 1-10+26.(EI收录)
[7] 陈波,温增平. 考虑目标谱不确定性及谱形的实际地震动记录优化选择和调整方法[J]. 建筑结构学报,2015,36(11). (EI收录)
[8] 陈波,温增平.基于一致可靠度的地震动记录样本容量确定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8,40(06):1295-1305.
[9] 陈波,温增平,赵文哲.基于地震动参数的房屋震害矩阵曲线化分析方法[J].地震研究,2018,41(04):613-621+658.
[10] 陈波,高孟潭,吴健,俞言祥,温增平,高杰.基于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J].震灾防御技术,2018,13(03):697-708.
[11] 陈波, 徐超, 温增平.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震害调查中的应用. 震灾防御技术, 2015, 01: 87-94.
[12] 陈波,温增平,王芳.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S8.1地震近断层KATNP台记录长周期地震动特征[J]. 国际地震动态,2015,09:184.
[13] 陈波,温增平. 地震动记录调整中反应谱控制周期的初步分析[C].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中国,兰州.2014:6(中国力学学会优秀论文).
[14] 赵文哲,温增平,徐超,陈波.楼层侧向刚度比对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8,13(04):878-892.
[15] 赵晓芬,温增平,陈波.近断层地震动最强速度脉冲方向分量特性研究[J].地震学报,2018,40(05):673-688+690.
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1] 基于新媒体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授权号:ZL20181126126.3,类别:发明专利;排序:1/1;授权时间:2020年10月2日;授权国别:中国;状态:已授权
[2] 强地震动数据库搜索引擎v1.0 2015SR068112 2015年04月 软件著作权
[3] 等效双线性单自由度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及可视化软件 v1.0 2015SR194040 2015年10月 软件著作权
[4] 基于智能终端及互联网技术的房屋建筑信息采集与更新软件v1.02016SR172803 2016年5月软件著作权
[5] 面向公众服务的房屋抗震评估软件v1.0 2016SR181688 2016年5月软件著作权
[6] 面向市县基层防震减灾工作的新一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服务系统v1.0 系列软件著作权
国内外学术组织及期刊任兼职情况:
[1]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7年10月至今
[2]中国地震学会地方工作委员会委员,2017年1月至今
[3]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委员会委员,2020年1月至今
[4]中国防灾智库专家(福建),2019年6月至今
个人荣誉及获奖:
[1]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一等奖(参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2015)及应用,中国地震局,2021年7月,主要贡献:区划图智能服务应用
[2]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参与),近断层强地震动特性及其破坏作用,中国地震局,2021年7月,主要贡献:近断层强震动破坏机理及其工程应用
[3] 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4] 《振动与冲击》期刊优秀审稿专家
[5]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大会学术成果奖《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信息服务系统》(1/6)
研究生培养:
已毕业硕士研究生1人,指导牛志辉等3名研究生以“Intelligent Processing of Pulse Ground Motion Data”为题,从352 所全球知名高校共计50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成为入围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的20支队伍之一,并获得优秀奖,这是防震减灾领域首次参加微软“创新杯”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