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要急国家之所急,还要先走一步。
                                    ——赵九章   

 

防震减灾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业务领域

 

  

  1. 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地震风险分析


  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最高等级的技术工作,工作环节多、技术要求复杂、难度大、审查标准高、质保要求高,是研究所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技术咨询与服务方向。我所目前主持完成了我国半数以上核电厂厂址选择各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以及为核电厂概率安全分析(PSA)提供依据的多方案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涉及主要省份包括:福建省、广东省、山东省、辽宁省、重庆市、河南省、安徽省、四川省、海南省、浙江省、江苏省、北京市等,涉及到对地震动风险要求不同的从Ⅱ代到Ⅳ代的各类核电机组类型,以及高温气冷堆、试验堆等。
 

  中心主持完成并以投入商业运营的部分核电厂: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

 

 

浙江秦山核电方家山厂址

 

 

福建宁德核电厂

 

 

福建福清核电厂

 

 

广东岭澳核电厂

 

 

广东阳江核电厂

  

  2. 其他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中心承担的其他重大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涵盖范围广泛,包括特大型水坝、大型场馆及公共设施、电视塔、大型桥梁工程、地铁工程、电力工程、长距离跨境石油管道、超高层城市地标建筑等,并承担了大量国外境外的工程,对于地震地质资料较少地区在工作方案设计实施和设计参数确定方面具有极高的总体把握能力,。其中,在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确定、各类复杂地震动加速度时程确定、各种类型土样动力学实验等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技术。
 

  中心主持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


 

海南铺前跨海大桥

 

 

武汉绿地中心

 

 

北京市CBD Z15地块超高层项目(“中国樽”)

 

 

济南(恒大)国际金融中心
 

 

苏州东方之门和中南中心

 


  

  3. 境外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中心承担了印度尼西亚苏拉马都大桥工程、哈中天然气管道工程、中缅油气管道工程、赤道几内亚首都吉布劳新城、斯里兰卡科伦坡电视塔工程、巴拿马运河三桥工程、港珠澳大桥HKBCF(Hong Kong Boundary Crossing Facilities)项目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乍得原油管道工程等一系列涉外地震安全性评价和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以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选址咨询、中广核集团在罗马尼亚及土耳其等地选址咨询等工作,工作内容和成果符合美国、欧盟等相关规范和规程,积累了丰富的在地震地质资料不完整地区开展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厂址地震适宜性评价工作经验,有力保障了我国能源安全和对外投资的地震安全。
 

  中心主持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

 

 

印尼苏拉马都大桥

 

 

中亚油气管线示意图

                    

 

 

斯里兰卡莲花电视塔

 

 


  4. 地震小区划工作


  中心承担了武汉市区、杭州市区、昆明市呈贡新区、青岛市环胶州湾地区、四川省汶川县等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园园区地震动参数确定工作,作为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补充和延伸,积累了关于工作区域详细的场地条件、地震构造环境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现代化城市地区的建设提供了地震安全保障。
 

  中心主持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工程: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

  

 

青岛环胶州湾地区

 


  5. 活动断层探测

 

  中心承担了呼和浩特市、西宁市、郑州市、太原市、青岛市、衡水市、宁波市、张家口市、沧州市、保定市、临汾市等大中城市的活动断层探测及近断层强地面运动评价工作,探明了上述城市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活动断层的分布、可能的地表位错、潜在的地震动分布等信息,完成了上述城市的活动断层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为城市规划和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资料。

 

 

张家口活动断层分布图
  

  6. 城市震害预测工作


  中心承担了白银市城市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昆明市高危民居震害预测模型研究、云南地震安全工程城乡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系统建设等工作。借助项目工作,在不同地区典型房屋易损性模型、震害预测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关键性技术成果,为城市地区地震灾害应急准备、应急响应预案制定等提供了科学依据。